![]()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工布江達鎮 | 540421100000 | 930km2 | 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轄鎮,縣人民0駐地。位于縣境中部。曾名峽龍。1959年前稱阿沛區,1960年更名為峽龍區,1987年撤區建峽龍鄉,1999年12月…[詳細] |
金達鎮 | 540421101000 | 300km2 | 工布江達縣轄鄉。1959年8月設金達區,1987年改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45公里。面積300平方公里,人口0.4萬。川藏公路過境。轄多其木、峽索、…[詳細] |
巴河鎮 | 540421102000 | 巴河鎮位于工布江達縣城東45公里,是前往林芝地區所在地八一鎮和錯高鄉、朱拉鄉以及著名旅游景點巴松湖的必經之地。該鎮共454戶2371人,所轄18個行政…[詳細] | |
措高鄉 | 540421200000 | 150km2 | 工布江達縣轄鄉。工布江達縣主要林區之一。1959年8月并三小鄉建錯高區,1987年9月改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00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面積…[詳細] |
朱拉鄉 | 540421201000 | 400km2 | 工布江達縣轄鄉。1959年8月并4個小鄉為朱拉區,1987年9月改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95公里。面積400平方公里,人口0.2萬。轄白拉、色拉、…[詳細] |
仲莎鄉 | 540421202000 | 200km2 | 工布江達縣轄鄉。1959年8月并4個小鄉為仲莎區,1987年9月改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3公里。面積200平方公里,人口0.2萬。轄杰三、杰、羌…[詳細] |
江達鄉 | 540421203000 | 150km2 | 工布江達縣轄鄉。1959年8月設立江達區,1987年9月改鄉。位于縣城西北,距縣城13公里。面積150平方公里,人口0.2萬。川藏公路過境。轄旺巴宗、…[詳細] |
娘蒲鄉 | 540421204000 | 4500km2 | 工布江達縣轄鄉。1964年工布江達和雪巴合并,時為娘蒲區,1987年9月改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50公里。面積4500平方公里,人口0.2萬。轄吾…[詳細] |
加興鄉 | 540421205000 | 4500km2 | 工布江達縣轄鄉。1959年8月設下巴塘區,1987年9月改公社,1989年更名加興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44公里。面積4500平方公里,人口0.3萬…[詳細] |
地名由來:曾名工布江達宗,1960年1月由太昭縣改現名,藏語意為凹地大谷口,據《中國地名辭源》:縣沿宗名,宗因地形而得名,境內南為山地分布,北為河谷平地,縣治地處由山地向平地過渡的地方曾譯工布降達、甲達、扎木達、佳木達、江達。
2022年8月,工布江達縣入選2022年度縣市綠色高質量發展百佳樣本第66位。
2021年10月,生態環境部命名工布江達縣為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2021年9月,工布江達縣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工布江達縣人口數量為3.29萬人,位列林芝市各縣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位列西藏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3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809位。
2021年4月,工布江達縣上榜2021中國特色美食百佳縣市榜第92名。
2021年1月,《小康》雜志社推出2021中國春季休閑百佳縣市榜單,工布江達縣位列第13位。
2020年6月,工布江達縣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西藏片區)。
工布江達縣地處西藏東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雅魯藏布江以北、尼洋曲中上游地區。面積128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萬畝,草場面積17.2萬畝,林地面積234萬畝?側丝诮2.2萬。轄9個鄉,127個村民委員會。
工布江達縣地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3500米,屬高原溫帶半濕潤氣候,年均降雨量在646毫米左右,年均日照2016小時,無霜期160天。自然資源和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全縣耕地面積53129.85畝,草場面積171999畝。有森林面積14.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7%,木材儲積量為3551.5萬立方米。有水晶、金、銀、銅、鉛、石灰石、瓷土、彩土等礦產資源幾十種,野生動物63種,野生植物287種,中藥材200多種,食用菌23種,年產各種食用菌150余噸。2001年巴松湖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風景區,巴錯旅游公路已建成通車。朱拉的多吉扎森巖、娘蒲的巴噶溶洞、間歇泉等自然景觀的開發前景也十分廣闊。隨著開發的不斷升級,旅游產業將會成為工布江達縣的支柱產業。動物資源有金錢豹、雪豹、馬鹿、狗熊、馬熊、水獺、猴子、黑頸鶴等。
工布江達縣的經濟以牧業為主,農、牧、林、副四業兼備。工業主要以榨油、材加工為主。川藏公路橫穿縣境,并連接6條縣、鄉公路,加之其它可通行的簡易公路,構成了本縣的交通網。公路里程達380公里。巴松錯(又名錯高湖),位于果林卡以東80公里的高山峽谷中。湖面26平方公里。群山環抱,古木參天,湖水如碧。山頂積雪終年不化,雪線下為莽莽原始森林,景-美,令人嘆為觀止。每年-四月十五日都舉行盛大的轉湖節,更為圣湖增添了無窮的色彩與魅力。
自然地理
工布江達縣地處西藏東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雅魯藏布江以北、尼洋曲中上游地區。為林芝地區西大門。全縣地勢西高東低,南北山峰林立,尼洋河由西向東橫貫全境?h內最高海拔6691米,最低海拔3180米,平均海拔3600米,相對高差1700—2000米。
該縣屬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山峰林立,溝空縱橫,平均海拔3500米,相對高差1725米,最高峰海拔6691米。
尼洋河是工布人民的母親河,發源于該縣米拉山麓,流經該縣、林芝縣百巴鎮、米林縣布久鄉,在米林縣米瑞鄉匯入雅魯藏布江,全長307.5公里,其中流經該縣200多公里。其源頭為古冰川作用的圍谷,海拔5000米左右,沿河兩岸森林茂密、奇山眾多、風光綺麗。
工布江達縣屬高原溫帶半濕潤氣候,年均降雨量在646毫米左右,年均日照2016小時,無霜期160天。
歷史沿革
牙披,一作“阿丕”。距江達九十里,一日即至。江達一區,藏名工波,一作“工布”,以一營官治之。漢曰“營官”,藏語為“碟巴”也。其治所即為“牙披”。因牙披不當大道,故設差站于江達。漢人不知有牙披,但知有江達,惟亦知其屬于工波,故曰“工布江達”,尹昌衡擬設及昭縣是也。
工布江達,藏語意為“凹地大谷口”。
工布江達,清代為江達宗。民國初設太昭縣,后改稱工布江達宗。
和平解放后又稱太昭縣,1964年劃歸拉薩市管轄。1986年復歸林芝地區管轄至今。
工布江達縣總人口近2.2萬。轄3個鎮、6個鄉,128個行政村。
經濟概況
工布江達縣的經濟以牧業為主,農、牧、林、副四業兼備。農作物主要有青裸、冬小麥、春小麥、豌豆等。以飼養耗牛、偏牛、黃牛、山羊、綿羊、馬、豬等為主。1989年曾獲國家農業部“農業豐收表彰獎”。
工業主要以榨油、木材加工為主。
2004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完成18012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00.07%,比去年增長20.8%;財政收入完成886萬元,完成年預算的103.02%,比去年增長15.5%;財政支出完成424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支909.4萬元;基本建設投資完成7230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36.4%。
行政區劃
金達鎮
總人口3983人。
工布江達鎮
總人口4166人。
巴河鎮
總人口2832人。
加興鄉
總人口3551人。
娘蒲鄉
總人口2212人。
江達鄉
總人口1938人。
仲莎鄉
總人口2081人。
朱拉鄉
總人口2396人。
措高鄉
總人口1812人。
區劃: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