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吹麻灘鎮 | 622927100000 | 36.54km2 | 吹麻灘鎮是積石山縣縣府所在地,位于小積石山東麓,地處全縣地理中心,東以關家川、胡林家鄉相鄰,西以積石山脈為界,南與寨子溝鄉相接,北以柳溝鄉為界,總面積…[詳細] |
大河家鎮 | 622927101000 | 51.5km2 | 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地處甘青兩省四縣(永靖、民和、循化、化。┙唤缣幍狞S河岸邊,距縣城27公里,西離西寧市、東北離蘭州市200多公里,總面積51.5平方公…[詳細] |
居集鎮 | 622927102000 | 29.58km2 | 居集鎮位于積石山縣東南,總面積29.58平方公里。西面毗鄰青海省循化縣,南隔居集河與別藏、中咀嶺鄉相望,東接鋪川鄉,北連寨子溝、徐扈家鄉,距縣城17公…[詳細] |
癿藏鎮 | 622927103000 | 25.6km2 | 癿藏鎮位于積石山縣東南,距縣城公路里程27公里,東經102°57′,北緯35°36′?偯娣e25.6平方公 里。共有10個行政村、90個農業合作社、…[詳細] |
石塬鎮 | 622927114000 | 52.26km2 | 石塬鎮位于積石山縣北部,總面積52.26平方公里,共轄8個行政村73個合作社,截止2006年底,全鄉共有2084戶10369人,其中保安族24戶142…[詳細] |
安集鎮 | 622927115000 | 87.3km2 | 安集地處積石山縣城東18公里處的風林村,位于吹橋公路和永靖公路的交匯處,東鄰臨夏縣蓮花鎮,東北與炳靈寺隔河相望,是“彩陶王”的故鄉,富有豐富的水資源和…[詳細] |
銀川鎮 | 622927116000 | 69.4km2 | 銀川鄉位于積石山縣東部,東北面與永靖縣隔河相望,東面與臨夏縣蓮花鄉相接,總面積為69.4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轄12個行政村,99個社,3440戶…[詳細] |
劉集鄉 | 622927200000 | 48.03km2 | 劉集鄉位于積石山縣西北部,距縣城18公里,總面積48.03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委員會,72個行政村,2007年總戶數3192戶,總人口16404人,其…[詳細]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柳溝鄉 | 622927202000 | 50.45km2 | 柳溝鄉位于縣城北部,鄉政府駐尕集村,距縣城8公里。東 經102°51′、北緯35°45′?偯娣e50.45平萬公里,轄9個村民委員會、76個農業生產合…[詳細] |
關家川鄉 | 622927203000 | 68.66km2 | 關家川鄉位于積石山縣東北部,鄉政府駐何家村何家社,距縣城僅6.1公里。東經102°56′,北緯35°46′?偯娣e68.6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04…[詳細] |
胡林家鄉 | 622927204000 | 50.35km2 | 胡林家鄉位于積石山縣中部,全鄉共轄9個村,92個合作社,總人口為12353人。農村總勞動力共5456人,全鄉有漢、回、東鄉、保安、撒拉、土、藏等七個民…[詳細] |
寨子溝鄉 | 622927206000 | 35.18km2 | 一、寨子溝鄉自然概況:
寨子溝鄉位于積石山麓,縣城以南,鄉政府駐寨子溝村,居全鄉各村的中心地帶,全鄉總面積為35.18平方公里。地形特征為丘陵…[詳細] |
郭干鄉 | 622927207000 | 24.92km2 | 郭干鄉
在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東南部,有一塊充滿活力的熱土,這里梁峁起伏,溝壑縱橫,山大溝深,土地開發潛力較大,這就是郭干鄉![詳細] |
徐扈家鄉 | 622927208000 | 21.05km2 | 徐扈家鄉位于積石山縣城東南約10公里處,地處牧野溝流域,屬干旱半干旱山區,全鄉共轄6個行政村,57個合作社,1727戶,9318口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詳細] |
中咀嶺鄉 | 622927209000 | 29.2km2 | 中咀嶺鄉地處積石山縣南麓,屬高寒陰濕區,全鄉共轄6個行政村,66個合作社,2176戶,共11378人,其中少數民族8955人,占總人口的79%,人口出…[詳細] |
小關鄉 | 622927210000 | 小關鄉位于積石山縣西南角,平均海拔2300米,全鄉共有6個行政村,57個合作社,2082戶,10079人;全鄉總耕地面積為14200畝,人均占有耕地1…[詳細] | |
鋪川鄉 | 622927211000 | 31.18km2 | 鋪川鄉位于積石山縣東南部,東面與銀川鄉接壤,南面與臨夏縣營灘鄉、井溝鄉毗鄰,西面、西北分別與別藏鄉、郭干鄉相連,總面積為 31.18 平方公里。轄鋪川…[詳細] |
地名由來:以境內小積石山得名,據《元和志》云:積石山又名唐述山,今名小積石山。
2022年4月,2021年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縣(市、區、旗)名單公布,積石山縣上榜。
2022年4月,積石山縣被命名為2021年度甘肅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21年9月,積石山縣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8月,積石山縣被確定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積石山縣人口數量為23.94萬人,位列臨夏州各縣市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位,位列甘肅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6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040位。
2021年1月,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區排名發布,積石山縣位列第316名。
2020年3月,積石山縣獲得2019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下屬的一個自治縣。面積910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22萬。郵政編碼731700,縣政府駐吹麻灘鎮。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是1981年成立的甘肅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縣,位于甘肅省西南部,臨夏回族自治州西北的小積石山東麓。東南面與臨夏縣接壤,西面與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毗鄰,北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隔河相望,東北與永靖縣以黃河為界。全縣總面積910平方公里,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西南部為高寒陰濕地區,東北部為高寒干旱山區,海拔1735—4309米。屬典型的大陸季風氣候。全縣共轄16個鄉、2個鎮,145個行政村,1296個合作社,總人口22.47萬人,其中:農村人口21.69萬人,占總人口的96.5%,有保安、東鄉、撒拉、回、漢、土、藏、維吾爾、羌、蒙古等10種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2%,其中:保安族屬積石山縣特有的少數民族,占全國保安族人口的95%以上。2001年貧困面下降到4.4%。
2001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20475萬元,縣財政收入63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75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500萬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74萬元;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1%。耕地總面積27.18萬畝,鄉鎮企業總產值完成1.83億元,人口自增率為9.7‰!叭秊笨偪砷_墾荒灘面積9452畝,水資源總量2285156.9萬立方米,其中黃河流經縣內7個鄉約40公里,大河家關門處平均流量12億立方米以上,石英石儲量80萬噸,但開采量相對較小。
旅游資源
天然景觀、名勝古跡及周邊旅游資源較為豐富,建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民俗風情的旅游、避暑場所——“積石民俗村”,還有香水坪天然牧場、吊水峽瀑布、蓋新坪、石缸、魯班石、天然油松林等自然景觀,“彩陶王”出土地、禹王廟、古二十四關——第一關(積石關)遺址等?h北與聞名于世的黃河三峽相連,西與青海省循化縣孟達天池毗鄰?h內氣候清爽宜人,空氣、土壤、水源均無污染,水質甜美,是盛夏季節旅游避暑的好地方。
主要土特產有:蛋皮核桃、花椒、三二家串椒、皮革、保安腰刀、景泰藍拐杖劍、花崗巖系列制品、雙鵝牌系列保健品等。
行政區劃
目前下轄:吹麻灘鎮和大河家鎮;四堡子鄉、劉集鄉、石源鄉、柳溝鄉、關家川鄉、胡林家鄉、安集鄉、寨子溝鄉、居集鄉、郭干鄉、徐扈家鄉、中咀嶺鄉、小關鄉、自藏鄉、鋪川鄉和銀川鄉。
民族風情
積石山縣是1981年成立的甘肅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縣。這里歷史悠久,人杰地靈,風光秀美,民情淳樸。我國最早的地理書《尚書·禹貢》記載:大禹“導河自積石,至龍門,入于滄!,《史記·夏本紀》記載:禹“道河積石,至于龍門,……入于海!本硟扔袠O為豐富的文化遺存和獨特的人文景觀?h境內已探明的古文化遺址有140多處。據已經發現的石塬鄉元山、安集鄉三坪、銀川鄉新莊、別藏鄉橋頭等遺址出土的墓葬和陶器表明:在第四紀全新世時期,這里已具有發達的馬家窯文化類型、馬廠類型、半山類型、齊家文化類型和辛店文化類型,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1949年8月出土于安集鄉三坪村的一件彩陶甕,被譽為“彩陶王”,現珍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并被國家郵電部制成紀念郵票發行國內外。還有積石雄關、禹王廟遺址、臨津古渡、魯班石等眾多的歷史遺跡,香水坪、蓋新坪、吊水峽瀑布、積石民俗村等自然景觀,“保安三莊”民俗風情別具一格。
縣北與著名的炳靈寺石窟隔黃河想望,西與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孟達“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毗鄰?h內氣候清爽宜人,空氣、土壤、水源均無污染,是盛夏季節旅游避暑的好去處。
積石山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縣,大河家、四堡子的蛋皮核桃、冬果梨,安集、銀川的花椒,石塬三二家的串椒等久負盛名;◢弾r、石英石、硅鐵等儲量豐富,民族工藝品保安腰刀聞名遐邇,冬蟲夏草系列產品及皮革、牛絨、花崗巖制品初具規模。黃河在境內流程達40公里,水能蘊藏量豐富,還有大面積草場、宜林地,發展畜牧業、林果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區劃: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 |